泳层
钓鱼人 扶夏桑梓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不同水层的温度,溶氧量和食物种类不同,不同鱼种的适温范围,耗氧量和摄取食物的种类也不同,这几个"不同"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鱼类在水中常居的泳层也不同。
泳层
在通常情况下,鱼类在水中的泳层是相对稳定的,但条件变化时,鱼类会适当调整泳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如果钓鱼人能够了解并把握鱼的泳层,尽可能将饵钩送到鱼的嘴边或附近水域, 那就会大大增加满载而归的可能性。
毋庸置疑,鱼在水中是自由的,分层只是理论上的分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理论与实际往往不一致,违反常 规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我们下底钩也能钓到鲢鱼,浮钓也有鲫鱼上钩,甚至 某些活动量大,上浮下沉频繁的黑鱼, 罗非鱼等,往往在不同水层都能钓到。
正因为如此,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天时和其他条件的变化,尽量找到鱼的泳层和在水中的大体位置,有针对性地投饵下钩,对提高钓绩是至关重要的。
在长期垂钓的实践中,笔者摸索了一些找泳层、探鱼踪的窍门,归纳起来主要是“六看”:
一、看鱼类品种
不同鱼种在水中游动的泳层, 在通常情况下, 于底栖鱼类,常在下层游动,鲫、鲤偶尔到中层活动;草、鳊、鲂、黑属于中层鱼类;鳊、鲂中层偏下;黑鱼上中下层都去;鲢、鳙属上层鱼类;鳙鱼上层偏下。罗非鱼、翘嘴白和一些小型鱼类, 上、中、下层都有其踪迹,它们到处游 窜,找食吃,是水中的"自由战士"。
二、看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是促使鱼类改变泳层的重要原因。寒冷的冬天, 当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时,多数鱼类都蛰伏水底,甚至钻进洞穴,或在泥草中冬眠。但耐低温的鲫、鲤仍有一定的活动与进食能力。
早春、晚秋以至初冬,当平均气温在10——15摄氏度时,多数鱼类的泳层都在水底;晴天中午前后,可能有少数鱼趋温游到中上层。
仲春、仲秋前后,当平均气温超过15摄氏度时,各种鱼活跃起未, 胃口大开,按它们常居的泳层投饵下钩,必有可观收获。
但是,到了炎热的夏天, 除了好天气的早晚和夜间外,当白天气温高于30摄氏度时,多数鱼类都潜入深水区"避暑",只有喜高温的鲢、鳙仍然进食, 此时,在浮钓宽阔的水面,收获顿佳。早晚凉爽时, 饵钩距水面70——100 厘米,中午烈日下距水面150——200 厘米,最贴近鱼的泳层。
气温、水温较高的仲春至仲秋期间;小雨霏霏时或小到中雨后,水体增加了新的成分,热度有所缓解,底层鱼往往趋温趋氧上浮,若及时调整饵钩的泳层落点,不在无鱼区死守,也许能败中取胜。
三、看溶氧量多少
水中溶氧多少, 是鱼类摄食与否及改变泳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溶解氧虽然是无色无味,看不 见,摸不着的物质,但通过天气、物候,、鱼讯和人的感知,也能大体上判断水中含氧量。在气压低、闷热、空气湿度大、水中溶解氧含量低于2 毫克/升的情况下,鱼儿已无力游动与摄食,只好把呼吸放在第一位,它们蛰伏水底,即使下底钩也很难奏效。在氧浓度偏低,鱼仍有一定进食能力时,如果饵钩接近鱼的泳层, 上钩率也不高。
一般来说,水中溶解氧是分层的,上层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鲢、鳙耗氧大,故常在上层;鲫、鲤耗氧少,故常在下层。在下层严重缺氧时,底栖鱼类也会上浮,若饵钩跟着鱼走,一般不会当"空军"。
四、看风力、风向
风,是促使鱼儿摄食吞钩和改变泳层的另一个因素。由于风浪扩展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加速了水体垂直对流和横向混合, 在气温较高时可降低水温,还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一般情况下有2—3 级风时鱼儿很活跃,纷纷在正常或偏上的泳层游弋,、觅食,上钩率较高;风力过大时,胆小怕事、机警的鲫、鲤等鱼类往往藏在水底不进食,中上层鱼 也会因躲避狂风大浪而下沉,泳层紊乱。
气温、水温较低时,水中一般不会缺氧,小南风或东风对钓鱼有利,鱼的泳层多在下层,钓绩不菲;气温、水温较高时,水中溶解氧往往不足,有北风或偏北风时,多数鱼仍在常居的泳层,少数散兵游勇可能改变泳层。假如对新钓场鱼的泳层不了解,或老钓场鱼的泳层发生改变,可用不同深度试钓,了解泳层后再对症下药,效果更明显。
五、看水情地貌
鱼的泳层同水环境密切相关,同一种鱼在深邃辽阔的水体中,泳层也深些;在浅水和小水面水体中,泳层相对浅一些。
鱼儿为了隐身避敌,也会改变泳层,所以,有"阴沉阳浮,清沉浑浮"之说。越是有水草、树丛、砖石或其他障碍物以及地形地貌与众不同的地方,越能藏鱼,留住鱼。所以,我们找鱼的泳层要灵活一些。
六、看食物
各种鱼都有自己的食谱,既有共同点,也有其独特性。如鲤鱼底栖、食性杂,有拱泥觅食的习性;青鱼必须在底层;鲢、鳙爱滤食浮游生物,在中上层浮钓效果好。
春钓滩,是因为浅水水温稍高、动植物多;冬钓深,是因为深水水温稳定,鱼有可食之物,钓鱼人用的诱饵和钓饵,除少量被中途截走外,最终都沉落水底。
鱼类按自己的习性洄游、索饵,我们按自己的判断在天然食物多的地方下钩或布窝守钓,当 然见效快、收获大。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