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库野钓,所谓配方都是花活,诱聚鱼群的关键
钓鱼人 认真的钓鱼垂钓之乐,莫过于人和鱼的博弈,人胜则鱼上钩,鱼胜则人空竿;而要论钓鱼的乐之最,那莫过于湖库守钓大物,这湖库野钓之乐,主要乐在两处;
其一,大鱼生性狡猾、胆小,守钓大鱼,尤其是鱼龄越久,体型越大的鱼,生性越是狡猾,颇有几分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感觉;
其二,则是大鱼体型巨大,重量感人,能斗智斗勇,将其遛翻、抄回岸边,这成就感,比炮坑上岸还要舒爽;
而湖库重守,所谓的湖库钓,多半就是守钓,那想要守钓有成,其实就看饵料效果,所以,想要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话就是从湖库钓中出来了的;
那么,我们想要湖库守钓有渔获、不空军,到底用什么样的饵料配方,才会效果最好呢?事实上,真正的湖库钓高手、老鸟,却总会对这些配方颇不以为然,一句话来说,就都是花活;
且不说这个观点是不是一定正确,在湖库实战中,商品饵的效果,和玉米、红薯相比,确实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这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关于饵料味型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湖库等大水面水域的鱼,其实对食物的味型并没有那么挑剔
野外的野鱼,对食物的需求,到底是稀缺还是不稀缺,这其实并没有定论,为什么这样说呢?有的水库、湖泊,有专门的河管处、渔政打理,亦或者有人承包;
所以,这一类的水域,水质会做定期检测,相关管理人员会做相应的处理,同时会对影响水中溶氧的青苔、水藻、水草进行清理,更会定期清淤,所以水域中的生态相对比较稳定;
而无人打理的野水,相对来说就比较糟糕一些,鱼的生存环境,基本上就是物竞天择,所以整体来说,鱼对食物的需求,基本上就没有吃饱的时候;
但是不管哪一种水域,基本上都能确定一点,就是大水面的水域,鱼对食物的味型,其实并没有特别的需求,基本上只要不是太过于离谱的味型,不是工业香料配置的,基本上都会进食;
但是,因为野外水域的鱼群,基于水域固定生态链的组成,觅食区域相对固定,除非是经常打窝的窝点,否则,新开辟的窝点,往往要等到鱼群游曳到窝点附近觅食,才会进窝;
而这,也是在大水面垂钓,往往发窝比较慢的根本原因,和味型如何组合搭配,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却又不能说,窝料味型,对实战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们在实战中,窝料的基本组成,还要要符合两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鱼情决定味型
湖库钓,到底是浓引淡钓,还是浓钓淡引,在新手中,这种话题争议性非常大,其实,这就是鱼情不同,所必须要做的两种选择,而我们简单点理解,就是鱼情的好坏,决定了味型的浓淡;
如果鱼情好,那就是淡引浓钓,因为鱼群的密度够,存量大,我们只要找到差不多的窝点,只要有足量的、味型素淡的窝料,就足以吸引大量的目标鱼进窝;
只要钓饵的味型比窝点稍微香浓一些,就能保证充足的中钩率,而且只要耐心守,也不乏有大鱼进窝;但是,在鱼情相对糟糕的湖库,比如经常有人垂钓的水库,无人打理的水库;
再使用淡引浓钓,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这一类的水域,要么水质相对糟糕,鱼整天不是出于饥饿状态,要么就是病虫害袭扰,要么就是有钓友成天重窝、腥窝打窝;
再使用素淡的窝料,基本上就没什么鱼会被吸引,这个时候,使用浓引淡钓,反而是最合适的,先诱进窝,再用比较素淡一些饵料诱鱼开口;
小结:野钓湖库,最忌讳的就是不知道鱼情,贸贸然打窝下去,运气好了,短时间能发窝,且不说渔获最终如何,至少不空军;但是如果运气不好,可能近百斤乃至几百斤窝料打下去,颗粒无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原则二、钓饵的味型层次是有顺序的
湖库野钓的钓饵,很多钓友习惯性使用蚯蚓、玉米,对商品饵是颇不以为然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钓饵不同于窝料,窝料味型不够,数量凑,哪怕味型单一,一样可以诱聚鱼群;
钓饵就不同了,如果味型不能有层次,亦或者干脆是窝钓合一,如打窝用玉米,钓饵也用玉米,打窝用红薯,钓饵也用红薯,不是不行,那渔获数量,就只能用感人来形容;
无他,没有味型差异,那进窝鱼吃钩的概率,基本上就只能靠撞大运,甚至严格点来说,鱼不吃钓饵,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如果我们想要做好味型层次差,那就要讲究味型的层次;
什么是味型的层次呢?说白了了,就是嗅觉第一感受到的味型,第二感受到的味型,以此类推,很多钓友认为腥为第一,香为第二,臭为第三;
这个层次好不好呢?其实无所谓,但是问题是钓不上鱼,吸引不了鱼开口,这就是犯了一个基本错误,只讲味型的层次,不讲味型的顺序;
鱼的嗅觉很是发达,那么发达的嗅觉,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对味型的顺序,很是敏感,比如腥味浓郁,捎带的有香味,但是多少还带点臭味,这就是比较合理的味型顺序、层次;
但是如果不分主次,香、腥、臭,比例都差不离,那别说嗅觉发的鱼,就算是人也受不了这种味型组合搭配;所以,不管是怎么个配方,怎么个层次划分,其实只要能和窝料的味型浓度做出差异,都是可以的;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味型的顺序,根据浓度的不同,一定要有顺序,那么在这里,我们大致可以将味型层次和顺序做一个序列;
第一序列,必然是主要的味型,就是一闻上去,必然是主打味型,用百分比来形容,那就是80%,第二味型是顺带可以闻到,但是不怎么明显,那味型比例大约占15%左右,而第三味型,属于若有若无,可以闻到,但是又几乎闻不到就行;
但是,这一点,却又很难掌握,毕竟,饵料的味型搭配,这是个细致活,不对常用饵料,有着非常高的熟悉程度,这个味型比例层次,是很难掌控的,毕竟这又不是饵料的用量配比;
小结:钓鱼配饵,尤其是配钓饵这个事,用知易行难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很多时候,老鸟的配方之所以种类繁多,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要用多种饵料来组合出味型层次和味型序列;但是这个行为,在新手眼中看来,就显得高深莫测了;对新手或者还不能做到自由调控味型层次、序列的钓友来说,做不到多层次,不妨做两个层次,做不到两个层次,就先把一个味型掌控到位,一包x鲫打天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画蛇添足,反而不美;
综述
野钓的魅力,在于未知,野钓的乐趣,在于预期,在未知和预期相符,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爆棚,而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并不需要玩那么多花活,溯本还原,从最本质、最基础的角度去考虑、去践行,效果反而会出乎意料;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