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下顿一目就不动了,提竿却没鱼
钓鱼人 小刘钓鱼很多钓友在钓鱼,尤其是野钓时往往无法准确抓到正确的漂相,有时还会碰到一些奇怪的漂相。例如有钓友在垂钓时,当有鱼咬钩时浮漂往下一顿,但是就没有其它动作了,这个时候提竿也没有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面对不同的原因又该如何解决呢?
浮漂太钝鱼咬钩后就必须有一个较大的拉动才能让浮漂有动作,这就会导致一些鱼咬钩比较轻,或者有一些小鱼力气太小拉不动重铅,这就会导致浮漂没有动作或者动作太小只有一个下顿。这个时候我们再提竿就已经晚了,鱼儿早已经吃完饵料离开。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就是不要使用过重的铅皮,铅皮重量要和目标鱼大小相匹配,不能过重也不要过轻,另外就是精准调漂,让浮漂达到理想的状态。
调漂的方法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很多次,还和钓友们分享了一个调漂公式:钓目>调目-饵重。通过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单有效地调出我们想要的浮漂状态,这里就不再多说,感兴趣的钓友可以去翻翻前面的文章。
原因二:鱼饵附钩性很差。
如果我们的钓饵附钩性比较差,抛入水中后就已经快要脱离鱼钩了,当有鱼吸食饵料时,饵料会很容易被吸入嘴中,导致饵料还没有完全吸进去就已经脱离了鱼钩,鱼钩到不了鱼嘴。当鱼吸食饵料时浮漂就会下顿,饵料脱离鱼钩后浮漂就没有动静了,这时提竿当然不会有鱼。
很多钓友都会有这个问题,他们往往过于注重饵料的雾化,认为饵料雾化越好越能吸引鱼,就能钓到鱼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饵料雾化好确实把鱼引到窝里了,但是鱼一吸钓饵,整团饵料就会被从鱼钩上吸下来,最后我们钓鱼就成了喂鱼,鱼是吃饱了,我们却一条鱼也没钓上来。
因此我们开制饵料,除了要考虑饵料的雾化性之外也要考虑考虑到饵料的附钩性。提高附钩性的方法也很简单:一是开饵时多揉打几次,可以让饵料更黏;二是可以在饵料中加入20%左右的拉丝粉。
原因三:受到水质、温度、气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钓肥水塘等水下沼气多的地方,或者一些淤泥塘中,这些水域水质比较肥水中溶氧少鱼儿不愿意开口,我们如果使用腥味的饵料鱼不愿意吃,可能就会碰触饵料而不会吞入嘴中。这时我们可以改成一些清淡的饵料,使用玉米粒、小麦粒都是不错的。
或者天气闷热,气压低也会导致水中溶氧低。夏季钓鱼的朋友们应该会遇到这种情况,闷热天气鱼都会浮到水面呼吸,这个时候我们即使把饵料放到鱼嘴边,它们也不会咬钩。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些溶氧量高的水域即可,例如入水口出、有流动水处。
原因四:有大鱼蹭线,或者有虾蟹捣乱。
当出现浮漂下顿一目之后就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又下顿一目的漂相,这很可能是因为水下有虾蟹在碰触饵料或者钓线。如果水下虾蟹比较多,我们可以换成素饵,这样它们就不会来捣乱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窝中有大鱼,它们不咬钩,只在鱼线四周游动,并不断有身体或者尾巴碰触鱼线。这除了大鱼比较谨慎在试探饵料之外,很可能是饵料的味道不对鱼口。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更换饵料。例如我们钓青鱼,使用腥味饵料,那就可以换成田螺。
原因五:钓具选择用问题。
例如我们选择的浮漂吃铅量过大,所选的鱼线比较粗,这就会影响浮漂漂相。我们在钓白条时选用吃铅量在0.6-1克之间的浮漂就可以;钓鲫鱼的话选择吃铅量在0.6-2克之前;而在钓一些大型鱼时可以选择3-5克吃铅的浮漂。
同时我们的鱼线型号搭配也要合理,钓鲫鱼可以选择1号主线,配0.4号子线;钓大鱼,主线要到6号,配3号子线。只有配合相适应的鱼线,才能保证浮漂的灵敏度,并不容易切线。
原因六:水中饵料丰富,钓饵味型不对。
如果水中天然饵料比较多,例如水中有很多水草,岸边有果树或者庄稼,而我们使用的饵料又不合鱼的口味,这个时候鱼尝一口饵料就会吐出。这样我们的漂相自然就会出现一顿然后就安静下来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水域之中或者岸边有哪些天然食物。例如,水库的水底有一些田螺、河蚌,那我们就可以直接换成田螺肉去钓。
浮漂下顿一目,突然没了动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就是以上六点,钓友们下次再遇到这种漂相时不妨对照一下,看看是那种情况,对症下药。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