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窝料进水没动静的三个原因,打窝聚鱼不难
钓鱼人 认真的钓鱼打窝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操起来,却又颇为麻烦的事,说简单,是因为打窝的操作,毫无技巧可言,手不抖,抛的差不多准就行。
但是,打窝却又不仅仅是抛的准就行,因为钓鱼是一个唯结果论的运动,甭管窝料是抛是撒是放是投,有鱼口,能钓上鱼,这才是唯一的标准。
而能不能钓到鱼,客观原因有很多,主观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打窝的效果不理想,甚至窝料投下去,压根就没有鱼进窝,除去水里没鱼这种极端因素,打窝之后没动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窝料状态不符合水情
窝料的种类其实就三种,渣料、糟料、粉料,渣料比重大,不易雾化,味型浓度相对偏淡,诱鱼效果一般,留鱼效果非常不错。
糟料的雾化效果好,比重大,味型浓郁,但是诱钓鱼种相对单一,钓法相对较少,所以用的场合都是特定的。
粉料雾化好,比重极轻,味型可调、多变,能利用雾化效果快速诱鱼,缺点很明显,易招惹小鱼闹窝,流速大的水域效果不好。
当然,这三个分类是大致的,还有一些特殊窝料,如虫饵、内脏、骨头,都有十分不错的诱鱼效果,但是用的人少,所以就不多赘言了。
打窝这个事,麻烦的地方也正在于此,虽说以上三类饵料,大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但是,因为这些饵料种类不同、比重雾化,沉底速度不同,使用之后,聚鱼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在黑坑钓,使用玉米打窝,不管是鲜嫩的玉米,还是发酵玉米,诱鱼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在黑坑这种竞技性强,竞争性强的水域垂钓,肯定要诱鱼效果更好、发窝速度更快的粉饵窝料。
反过来,在野外水域,粉饵窝料雾化、溶散很好,但是水流流速大一些,钓点水位深一些,钓点的水底,可能都留不下多少饵料,更别提溶散、雾化的窝料,还会招惹小鱼闹窝。
但是,纯用雾化好的粉料,诱鱼是快了,但是因为没有实料,进窝鱼能吃到,但是吃不饱,很快就会离开窝子。
如果使用不易雾化渣料,留鱼效果是有了,但是因为渣状料味型浓度偏淡,就算是发酵过的渣状料,除非是大量使用,否则,整体味型还是偏淡,投放之后,诱鱼进窝的速度是很慢的。
所以,以粉料为主的黑坑、竞技钓,在散炮中要适当加些渣料留鱼,在野钓使用渣状料为主时,也建议加一些溶散、雾化的粉料,增强诱鱼效果。
简单的说,窝料一定要符合水情,流速慢、水域封闭,就以粉料为主,渣料为辅,如果流速快、水域开放,就以渣料为主,少量粉料,虚实结合,才能发挥出窝料的诱鱼效果。
二、窝料和钓饵的味型不搭配
打窝诱鱼,关于窝料的味型和钓饵味型,有三种搭配思路,浓引淡钓,淡引浓钓、窝钓同味,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浓引淡钓,窝料味型浓郁,钓饵味型偏淡;淡引浓钓,窝料味型偏淡,钓饵味型浓郁;窝钓同味,窝料和钓饵的味型趋近一致。
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搭配的思路,都得确定一件事,就是窝料和钓饵,是两回事,因为钓饵和窝料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窝料的作用,是将水域中的鱼群吸引到窝子里,窝料的数量相对较多,不仅要将鱼诱进窝子里,还要将鱼留在窝子里。
钓饵的功能相对简单,吸引进窝的鱼开口吃饵,而三种搭配思路,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垂钓思路。
浓引淡钓,利用味型浓郁的窝料吸引鱼群进窝,因为钓饵比窝料味型淡,所以味型差能吸引鱼的好奇心,淡引浓钓也是如此。
而窝钓同味,则纯属碰运气的钓法,先把鱼群吸引进窝,然后鱼吃习惯了窝料,有一定的几率,会吞食和窝料味型一致的钓饵。
但是,这三种搭配思路,需要应用在不同的鱼情,浓引淡钓,多用在诱钓小体型鱼,又或者打快鱼,比如竞技钓、黑坑钓。
淡引浓钓,多用在野钓,渣料做窝,虫饵做钓,既能避开小鱼闹窝,又能吸引大鱼给口,但如果,给口的鱼具体多大,这就不太好说了。
窝钓同味,其实是窝料和钓饵的味型趋近一致,这种搭配思路,即可用于野钓打快鱼,也可用于守钓大鱼,如浓引浓钓钓小鱼,淡引淡钓守大鱼。
但是,不管哪一种,窝料和钓饵的搭配思路,都需要对应的鱼情,不能混淆,否则,要么是小鱼闹窝闹疯了,要么是久守无口,窝料投下去动静全无。
三、窝料和钓点的位置有讲究
在大多数情况,窝料和钓点应该是重合的,但是,在实战的时候,钩饵的落点,具体在窝点的什么位置,是有讲究的。
鱼口好、鱼情好,窝料和钓点应该尽可能重合,这样中钩率才能有效提高,如果钩饵落点在窝子边缘,则中钩率会非常低,偶然中鱼,反而会惊吓进窝鱼群。
守钓大鱼,钩饵应落在窝子外围,因为大鱼是从窝子外开始觅食,并不敢轻易进窝子中心区域,如果钩饵落在窝子中间,那就真是久守无口了。
所以,到底钓小鱼,还是守大鱼,在出钓之前必须要明确,这样钩饵落点在哪里,是关系着渔获的最终数量的。
以上三个原因,都属于打窝这个过程中,非常需要讲究的细节,如果能做到位,就算水域中的鱼密度小,有鱼口是不难的,钓到大鱼也是有几率的,反之,不讲究这几个细节,窝料投下去没动静,或者只有小鱼闹窝,那就是常态了。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