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

网站地图

野钓饵料搭配的5个基本原则

钓鱼人   天天爱钓鱼  

1、成分

根据鱼生长的需要,饵料中的主要内在成分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要分布在鱼饵中动物性原料里,如鱼粉、蚕蛹粉、虾粉等。碳水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植物性基础原料里,如薯类、小麦、玉米等。因此,我们钓鱼时,在钓饵的内部成分搭配上应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冬春水冷及水质偏瘦,可以依据鱼需要补充蛋白质的要求,加大动物性饵的含量;水质偏肥的水域,应以植物性饵为主。

2、颜色

野垂钓饵的色,必须要“天然”。在大自然中,黄色、淡黄色、红色、粉红色、褐色、深绿色、嫩绿色等,是常见的主要色调,它来源于植物的花朵、种子、果实和草叶不同季节的永恒颜色。所谓鲫鱼趋黄色、鲤鱼趋褐色、草鱼趋绿色者,生活习惯使然,并不奇怪。颜色是鱼儿的第一视觉,饵料颜色之是否鲜明,对鱼儿是否觅食直接有关。现实中,每种鱼类都有自己比较喜闻乐见的常规颜色。要么是一种鱼喜欢颜色不同的几种饵料,要么是几种鱼喜欢颜色相同的一种饵料。

3、味型

鱼类由于个体大小、品种、生活的水域、喂养的方式,垂钓的季节,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存在着差别,鱼对饵料的味道喜爱也有所不同。饵料的味,一定要自然。顺口,就是我们最求的最高标准。鱼类的嗅觉、味觉极其发达。野垂钓饵的“味”,针对的就是鱼类十分敏锐的嗅觉和味觉。而在鱼类生活的环境里,几乎所有天然的气味都是微弱的、淡淡的,不可能存在着人类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的各种浓烈的气味。决不能把人类自身的好恶和极其发达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自制野垂钓饵的质量好坏、高低的绝对标准。

4、性状

野垂钓饵的形,一定要“自然”。在自然界里,鱼类食物的形状,基本上是以圆形、椭圆形、圆条形、扁圆形居多,这是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种子的基本形状。千万年来,鱼类对这些形状早已司空见惯。我们在制作野垂钓饵时,必须遵循和仿真这些形状,或是造真如真,或是造假如真,顺其自然。而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状的食物,在自然界中几乎见不到,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5、状态

不雾化,诱鱼效果差,雾化太好,附钩性差,雾化和附钩性要得当。水深,溶散速度适当降低,水浅则相反;小杂鱼多,溶散速度应降低,不闹小鱼则相反;鱼少溶散速度应降低,鱼多则相反;鱼口猾溶散速度可以降低,鱼口正常则相反等等。为了适应不同的水层,不同大小鱼情的需要,要求钓饵在钩上有一定数量的残留物,这也就要求我们将饵料中溶散性能和小麦蛋白纤维含量不同的几种饵合理调配,才能制造出钩上有适量絮状物的钓饵。

一键安装好钓鱼APP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

加载全文
下载好钓鱼APP查看更多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