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

网站地图

浅谈诱饵打窝用量与垂钓的效果

钓鱼人   陈家兴  

在垂钓打窝时,诱饵用量和垂钓的效果一直是钓者们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和研讨的课题。因诱饵用量与诱饵配方、诱饵质量以及鱼种、水域、季节、气候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想要得出诱饵用量对垂钓的影响,在实践中应用严谨配方搭配的诱饵合理打窝,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我们带来一些指导。

根据笔者多年的垂钓实践,现整理了一些不太严谨的思路和看法,下面和大家一起参考、探讨一番。

一、大水面的诱饵用量

所谓大水面,是指江、河、湖泊、水库滩涂等一些大型水域。大水域一般鱼比较分散、串动性大。为把分散的鱼诱集于窝点,宜采用大饵量、多布点做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力求把分散的鱼诱集于窝点。

在大水域垂钓,不必担心把鱼喂饱,造成鱼不咬钩。倘若抛投小饵团,一是目标小声势小,难以起到招引分散之鱼的目的;二是即使来了一二条鱼,但可能由于鱼的个体较大,很快将诱饵吃光,不会继续在窝点滞留,自然影响垂钓效果。而大饵团扩散面大,目标显著,鱼来的多,停留的时间长,自然有利于垂钓。

举个不贴切的比方,借以说明大饵团与小饵团在垂钓中的效果。大饵团好比一个大商场,地大物博,客流量多,顾客进了大商场,哪怕逛一两个楼层,得滞留相当一段时间;小饵团好比一个个体小店,而店面小,物品少,顾客一眼而过,有谁会久留不走呢?

二、小水面的诱饵用量

小水面鱼的密度大,活动范围小,比较集中,有招之即来易于聚集的效果。因此,诱饵用量宜少不宜多,小饵团足以把鱼诱来,以利垂钓。若施重饵,则易很快把鱼喂饱,使鱼产生一饱无滋味的拒食现象,而影响垂钓。在小水面钓鱼,采用小饵团、勤补窝办法,是提高钓效的重要手段。

三、野生水域的诱饵用量

野生水域分两类情况:一类是大水域,如湖、库、江、河等;一类是小水域,如沟、溪、塘、堰等。在大水域中垂钓,仍应施以重饵,以扩大招鱼、聚鱼效果;小水面以鲫、鲌、黄颡等小型鱼为主,故小水面宜采用小饵团、勤补窝办法比较奏效。

四、养鱼池中的诱饵用量

养鱼池中一般鳊、鲫、鲤、草、鲢混养一体,鱼密度大,耗饵量也大。因此,为提高在养鱼池中的垂钓效果,一般窝点不宜多,但饵量要重。养鱼池也有大小之别,诱饵用量应随着水面大小而定。对于大水面则宜施重饵。小水面为避免把鱼喂饱,则宜轻施诱饵勤补窝。

五、低温季节的诱饵用量

低温季节鱼的活动迟缓、食欲减退、主动摄食性较差。但用饵得当,仍能刺激鱼的摄食欲望。低温季节鱼类摄食需求虽然不多,但为了激活不爱动的鱼,仍应重施香甜粉状雾。化饵。雾化饵在水中滞留时间长,扩散范围大,诱鱼效果强。反之,饵量少,目标小,不足以激活鱼的食欲,自然无助于垂钓。因此,在气温摄氏20度以下,诱饵用量不拘泥于塘口大小,均以施重饵为宜。

六、高温季节诱饵用量

这里是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季节。鱼的活动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大。高温季节,鱼儿四处游弋,摄食猛增。诱饵用量依据水域大小而变,即大水域大饵量,小水域小饵量。但是还应考虑水域性质,混养水域以鲤、草、青、鲢大型鱼居多,宜施重饵;自然水域偏重以鳊、鲫、鲌小型鱼,故饵料减半。诱饵用量并无固定模式,全凭平时积累的经验,按照鱼情、水情,灵活运用。另一种掌握诱饵用量的方法,是依据上鱼率情况而定。在垂钓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况:1.诱饵下去不到1 0分钟频频上鱼,但上了一阵以后,很快出现停歇状态,表明诱饵已被吃光,此时应迅即补窝;2.窝点鱼星很少,甚至全无,饵钩下去无鱼或很少有鱼问津。此种情况显示:一是该水体中鱼少;二是气压低水体缺氧,鱼没有食欲。若单是鱼少,不妨施重饵一试;若因气压低、水体缺氧,则应趁早收竿。

七、肥水与瘦水的诱饵用量

肥水泛指水色深、浑浊度大、水体含氧量低、浮游生物较多的水体。多见于精养鱼池和死水坑塘。肥水水体养料丰富,鱼的食欲不强,对饵料比较挑剔。因此,宜施香气浓烈、粗细混合的重饵,以激活其食欲。

瘦水多见于野生水域。该水体保持较好的生态平衡,水体内多为水草密布,水质清瘦。鱼类习食水草、藻类、浮游生物、昆虫等各类食物。在瘦水塘中,鱼的食欲强烈,见饵便食,食不挑剔。以碎米、麸皮、玉米碴等谷类的混合饵为佳,诱饵轻施,勤补即可。

八、静态与动态水域诱饵用量

静态水域是指坑、塘、沟、汉等非流动性水域;动态水域是指江、河、溪、渠等流动性水域。相对而言,静态水域中的鱼群比较稳定,比较集中,耗饵量少一些,故宜轻施诱饵;动态水域中的鱼比较分散,串动性大,饵料入水有程度不等的漂移现象,故宜重施粒状粗饵,以延长其持续性。

一键安装好钓鱼APP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

加载全文
下载好钓鱼APP查看更多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全部↓